这种划分方式是雷达业内的通俗叫法 ,没有一个严格 、统一的标准。通常的划分是:L波段 1~2GHz;S波段 2~4GHz;C波段 4~8GHz;X波段 8~12GHz;Ku波段 12~18GHz;K波段 18~27GHz;Ka波段 27~40GHz;U波段 40~60GHz;V波段 60~80GHz;W波段 80~100GHz. 。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波的波长越短、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有以下情况:直射、反射 、折射、穿透、绕射(衍射)和散射 。
电磁波的一种。频率大约 为 10KHz~30,000 ,000KHz,或波长30000m~10μm的电磁波,由于它是由振荡电路的交变电流而产生的 ,可以通过天线发射和吸收故称之为无线电波。?
电磁波包含很多种类,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 、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 。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的频率范围之间。
在不同的波段内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性。
频率越低,传播损耗越小,覆盖距离越远 ,绕射能力也越强。但是低频段的频率资源紧张,系统容量有限,因此低频段的无线电波主要应用于广播 、电视、寻呼等系统 。
高频段频率资源丰富 ,系统容量大。但是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覆盖距离越近 ,绕射能力越弱。另外,频率越高,技术难度也越大 ,系统的成本相应提高 。
移动通信系统选择所用频段时要综合考虑覆盖效果和容量。UHF频段与其他频段相比,在覆盖效果和容量之间折衷的比较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等终端的移动通信领域。当然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的容量越来越大,移动通信系统必然要向高频段发展 。
无线电波的速度只随传播介质的电和磁的性质而变化。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等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因为无线电波和光均属于电磁波。无线电波在其他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Vε=C/sqrt(ε) 。其中ε为传播介质的介电常数。空气的介电常数与真空很接近,略大于1,因此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于光速 ,通常我们近似认为就等于光速。
本文来自作者[在下苏小狐]投稿,不代表爱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mayo.cn/iyo/80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爱玛号的签约作者“在下苏小狐”
本文概览:这种划分方式是雷达业内的通俗叫法,没有一个严格、统一的标准。通常的划分是:L波段 1~2GHz;S波段 2~4GHz;C波段 4~8GHz;X波段 8~12GHz;Ku波段 1...
文章不错《雷达波段是如何划分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