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安全投入 、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 、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 ,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人员)、机(机械)、料(材料) 、法(工法) 、环(环境)、测(测量)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 ”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 ,强化风险管理和过程控制,注重绩效管理和持续改进,符合安全管理的基本规律 ,代表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 ,是先进安全管理思想与我国传统安全管理方法 、企业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从而推动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一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安全生产的要求 ,依法及时制定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并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适时修订。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执行依法制定的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

第十二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 、技术审查。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统筹提出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计划。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编号、对外通报和授权批准发布工作 。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有关部门依据法定职责对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衍生问题: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的安全制度是什么?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按照安全风险分级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并通过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信息公示栏等方式向从业人员通报。其中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当及时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报告。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重大事故隐患纳入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

本文来自作者[煜烯]投稿,不代表爱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mayo.cn/iyo/2188.html

(3)
煜烯的头像煜烯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煜烯的头像
    煜烯 2025年09月18日

    我是爱玛号的签约作者“煜烯”

  • 煜烯
    煜烯 2025年09月18日

    本文概览:法律分析: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

  • 煜烯
    用户091802 2025年09月18日

    文章不错《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内容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玛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