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盘尼西林是二战时的禁药

网上有关“为什么说盘尼西林是二战时的禁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说盘尼西林是二战时的禁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盘尼西林不是禁药,它其实就是青霉素。

1928年 ,英国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意外发现了青霉素。这是一种强效抗生素 ,可以对付很多致命的细菌,不会破坏正常细胞 。

是非常适合的军用抗生素,应该大量普及 。美国政府召集数百位生化学家和数千位工程师联合攻关 ,并将青霉素列入战时国家重点开发项目名录上,位于最优先项目的行列。

青霉素相比当时最常见的抗生素—磺胺有着巨大的优势,很快成为了不可缺少的抗生药品。当时盘尼西林刚刚被发现 ,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尚未开始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价比黄金。

我国在解放前一直使用这个名字,当然现在临床上早就改称为青霉素了。青霉素的作用机理就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结构导致细菌死亡,达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而人体细胞是没有细胞壁的,所以青霉素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 。

抗战中,中国战区已经有消息传出这种药物的神奇作用 ,但是,太稀缺,大部分的伤员只能用点酒精 、红药水、连磺胺约都稀缺。据说 ,这种盘尼西林只能到香港黑市上买 ,只能用小黄鱼(约一两黄金)一条买一支。

求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在中国的药品 。什么药品都可以。

盘尼西林不是禁药,在二战时期紧俏的药物,现在还是很普遍的。

在二战时期由于盘尼西林都是有国外进口 ,在价格上也非常的昂贵,一般的平民百姓都使用不起,抗战时期军队伤亡人数多 ,对于药品的需求量也就大,所以盘尼西林在当时算是最紧俏的药物 。

其实这东西在现在还是很普遍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青霉素 ,解放前一直都叫盘尼西林。这种药物原本就是由外国人发明的,别看如今听起来好像就是基础药物,但是越是这种基础药品越是一个突破。但是人们一直都缺少一种能够高效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 ,即便是有,也大多有严重的副作用,所以那个时候 ,很多疾病都没法治 。

细菌感染这种病状 ,远比听起来要严重得多,它可能会让病人产生很多并发症 。上世纪四十年代,有一位叫亚历山大·弗莱明的科研人员在经过一番研究之后 ,发明出了这种药物。

很快青霉素就被投入到军方使用中,所以在二战末期,有了这种药物的加持 ,盟军像是得到了极大的补给一般,青霉素的广泛应用,让大量战士得到救助 ,而且很快这种药物的生产就可以达到供应所有参战士兵使用了。

战争时期,西药“盘尼西林 ”有多珍贵呢?

抗日战争时期出现在中国的药品主要是盘尼西林、百浪多息 、吗啡 、奎宁、阿司匹林等 。

1、盘尼西林

盘尼西林即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 、peillin G、 配尼西林、青霉素钠 、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 ,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 、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由青霉菌中提炼出的抗生素。

2、百浪多息

百浪多息(英语:Prontosil)是世界上第一种商品化的合成抗菌药(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和磺胺类抗菌药(Sulfonamide antibacterial),是由德国法本公司下属拜耳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1932年发现的 。百浪多息的发现和开发开启了合成药物化学发展的新时代。

3、吗啡

吗啡(Morphine ,MOP)是阿片类毒品一种 ,在鸦片中的含量为4%-21%,平均10%左右。化学名称17-甲基-4,5α-环氧-7 ,8-二脱氢吗啡喃-3,6α-二醇 。化学式为C17H19NO3,分子量为285.34 ,以口服形式为主。

4 、奎宁

奎宁(Quinine),俗称金鸡纳霜,茜草科植物金鸡纳树及其同属植物的树皮中的主要生物碱 ,化学称为金鸡纳碱。1820年P.J.佩尔蒂埃和J.B.卡芳杜首先制得纯品,它是一种可可碱和4-甲氧基喹啉类抗疟药,是快速血液裂殖体杀灭剂 。

5、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可溶于乙醚、氯仿 ,水溶液呈酸性。本品为水杨酸的衍生物,经近百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对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 ,如牙痛 、头痛 、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发热疾病的退热,治疗风湿痛等。

史晓烔,陶欣欣.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的药品来源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1):160-161.

盘尼西林想必大家都听说过 ,在今天我们也称它为“青霉素” 。我们现在去医院看病就会发现,青霉素其实在如今的各大医院是很容易就得到的,而且价格也是非常便宜的 ,这可能就导致我们认为青霉素也就是一种普通药物 。

但其实在二战期间,青霉素的地位却不仅仅只是普通药物这么简单。盘尼西林在二战期间可谓是极其珍贵的医疗物资,在当时它可以是说比黄金还要贵重 ,对于各大军队都是极为抢手的药物。而一瓶青霉素在二战期间的价格和金条一样昂贵,很多人都会觉得这种价格简直匪夷所思,但是对于当时来讲它的珍贵程度确实是比得上一根金条 。

一 、青霉素的发现 ,一次“美丽的意外”

纵观历史上珍贵的药物 ,很多都是在偶然间发现的,青霉素也是如此。在1928年的时候,弗莱明为了要发表一篇关于葡萄球菌的论文 ,他在自己的实验室当中培养了大量的金**的葡萄球菌。在培养过程当中,他自己去到山下去度假 。

也就是在他度假这段期间,葡萄球菌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弗莱明重新回到实验室的时候 ,他就发现在他的培养皿中有一个意外落进的霉菌孢子,并且在已经被污染过的培养皿中竟然还展出了一团青色霉菌,更加令人奇妙的是原来在培养名单中的金**葡萄球菌却已经消失。

于是他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种青色的霉菌 ,它具有很强的杀菌效果,也就是这样他将这种意外发现的青色霉菌命名为青霉素,从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论文 。但是令人非常遗憾的是 ,当时他发表了这篇关于青霉素的论文,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

而在后来的十年当中,牛津大学弗洛里钱恩终于注意到了弗莱明发表的这篇关于青霉素的论文 ,于是他们两个就全身心地投入青霉素的提纯当中。也是在一次偶然当中 ,他们两个在实验室当中发现了在角落发霉的哈密瓜,于是他们利用哈密瓜上的霉菌,发现了冷冻干燥法提纯青霉素 。最后在1943年的时候 ,青霉素终于可以被批量的生产。

二、一瓶盘尼西林的价格,比金条都昂贵

在二战期间一瓶青霉素的价格相当于一根金条的价格是真实的。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对于科技比较落后的国家,药物才是他们的救命手段 。也就是说当时的盘尼西林可以说是一种救命的药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由于医疗技术并不算发达当一个人被金属利器刮伤之后,他很容易就患上炎症,如果没有药物加以治疗 ,那么这种炎症可能就会导致他丧失生命。

也是在那个战争年代,当时的医疗界并没有很多这种用来抑制炎症的抗菌药物,于是很多人都是因为伤口恶化而导致最后的死亡。盘尼西林的出现正好补上了这个缺口 ,它可以使伤口的炎症很快的消失,可以让受伤的病人得到很好的治疗 。不夸张地说,盘尼西林的出现使得很多战争的胜利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三、盘尼西林=救命药 ,扭转战局的关键

在第二次大战期间 ,虽然盘尼西林在市场上有售出,但是对于战争年代这种资源是十分稀缺的。因为它不仅仅是普通人的救命药,更是那些在战场上作战的士兵的救命药 。因此各大军方都会想尽各种手段为自己的军队获取大量的盘尼西林 ,这样就会使得在战争当中自己队员的死亡率大大下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由于没有盘尼西林的出现,所以导致了仅仅因为伤寒死亡的人数就已经高达上百万人 ,而这些巨大的损失都是可以通过盘尼西林来改变的,所以说盘尼西林是真正可以扭转整个战局的一种胜利药。

对于二战期间来说更是如此,在二战期间日本士兵战场的盘尼西林供给量是每人1公斤 ,但是对于美国士兵而言,盘尼西林的供给量是一人600公斤,这种巨大的差异就导致了这两方军队在战争当中的胜利走向 。美国军队正是有了大量的盘尼西林作为后备供给 ,因此他的军队人员的死亡率大大下降,导致美国军队在战场上往往是胜利的一方。

这种偶然间发现的青霉素确实在第二次大战期间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当时盘尼西林的价格如此昂贵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一根金条往往比不上一条人命来的重要 。

关于“为什么说盘尼西林是二战时的禁药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栾思涵]投稿,不代表爱玛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mayo.cn/iyo/1492.html

(3)
栾思涵的头像栾思涵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栾思涵的头像
    栾思涵 2025年09月08日

    我是爱玛号的签约作者“栾思涵”

  • 栾思涵
    栾思涵 2025年09月0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为什么说盘尼西林是二战时的禁药”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为什么说盘尼西林是二战时的禁药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

  • 栾思涵
    用户090805 2025年09月08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说盘尼西林是二战时的禁药》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爱玛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